聯合晚報 焦元溥
《好音樂的科學》書影。 圖/大寫提供
先說結論:這是一本寫給非音樂專業讀者,但音樂專業人士也應該閱讀的書。

 

就非音樂專業讀者而言,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疑惑:看曲目解說,常看到「調性」和「調式」,但它們有何異同?不同「調性」的差別在哪,意義又是什麼?「十二平均律」是什麼律?聽說小提琴用的律,和鋼琴用的不太一樣,那是哪裡不一樣?常聽到有人提到「泛音」,嗯,至少節目單上常看到,但這究竟是什麼?一個音階裡的音是怎麼產生的?為什麼是這些音而不是那些音?如果一個G大調的曲子改成用F大調演奏,這就變成新曲子了嗎?為何作曲家寫這曲用G大調而不是F大調呢……

 

同理,如果你是音樂專業人士,你是否能夠回答這些問題?如果可以,又是怎麼回答?對於沒有學過樂器或音樂的人,你能夠不用任何音樂術語,把上面這些問題都解釋清楚嗎?

 

如果你覺得這不是簡單事(這我感同身受,因為拙著《樂之本事》本來要用一個方格解說純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不同,後來發現若要說清楚,大概得寫上三千字),那麼《好音樂的科學》,整本書就是在處理這吃力又不討好,但就成果而言顯然相當成功的麻煩事,特別是我們周遭滿是似是而非的謬誤。

 

有次我演講後,聽眾提問「為何大調就是快樂,小調就是哀傷」?「我不會這樣說」,我如此回答,「因為很多小調樂曲聽起來很快樂——比方說瑞奇馬汀的The Cup of Life,你在喊唱Go!Go!Go!Ale!Ale!Ale!的時候應該很快樂,但這其實是首小調歌;同理,很多大調聽起來也很憂傷,柴可夫斯基和舒伯特都有這樣『很哀傷』的大調。」後來我收到這位聽眾的臉書留言,說這是他小時候音樂班的考題,他被規定回以如此「正確答案」,心生反感,之後就遠離填鴨音樂教學,卻也遠離音樂,很高興到了大學,終於聽到不一樣的答案……說實話,我讀了很難過。如果當年音樂班老師能夠讀一下不同觀點,至少像《好音樂的科學》第九章的標題「自信的大調,感性的小調」,講解道理而不是只要求死記標準(但不一定正確)的答案,或許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。

 

當然,書中也有些段落和我的認知有不小出入,比方說作者對「絕對音感」(perfect pitch)的定義。他似乎不認為,有些人天生就有能評量所有聲響音高的能力(比方說我砸破一個玻璃杯,有「絕對音感」的人能知道這是在其所熟知的樂器的哪個音上,或哪兩個音之間)。此外,這本書雖然解說詳盡,仍是寫給「有閱讀能力且願意閱讀的人」。但凡值得學的事,都需要付出。樂理雖非天書,也不是隨便翻翻就能理解。作者寫得不厭其煩,讀者想學東西,自然也得付出耐心。

原文出處:http://paper.udn.com/papers.php?pname=PIC0006

arrow
arrow

    avpym85123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